古人姓名的忌讳怎么写,古人姓名的忌讳
所谓姓名与生命谐音,名就是命,名字好,命运就好,名字吉利,一生平安。姓名不单单是一个人的称呼,还能够体现出一个人运势的好坏。因此,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是非常重视姓名的选取的。那么,古人在取名时会有哪些忌讳呢?跟随爱占卦网一起来看看吧。
姓名忌字义粗俗
重视名字的传统,似乎不是自古就有的,在殷代,很多帝王的名字也只是随便以赶制来命名的,如:无定、太甲等,在从历史名人中看,一些不凡的人物也会有比较粗俗的小名,如:司马相如的小名叫犬子、范晔叫砖儿等。不过从明清两代开始,人们便对自己的名字重视起来。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读书人,或是土财主,都会起一些雅号或是官名,而那些比较粗俗的小名,似乎慢慢的被淘汰了。因而,当时坊间就有小曲唱着:“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开张卖饭的呼君保,磨面登罗的叫德夫。”
姓名忌字音相似
在古时,一些有钱有势的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名字被一些平民百姓来叫唤,更严禁普通人在说话或是行文中提到自己的名字,甚至连相似或是相近的声音都不被允许,他们认为自己是高贵的,名字当然也要独一无二才可以。
姓名忌字义不当
古时,人们取名除了要忌讳名字的字音外,还有注意名字的字义,要提防因字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即便是到了近现代,仍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因为名字不当而造成的祸事。
名字的选取在现在仍然极受重视,一个好的名字不仅听起来让人舒服,还能给人好的运势,谁不想自己有个好名字呢?
可能因为觉得名字带有“病”字,能够消除疾病,古人都比较迷信,认为缺什么,就要从名字当中补回来。从古人信奉金木水火土的说法就能看出来,认为一个人如果缺水,名字就要和水有关,这和古人名字中带不吉利的“病”字,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现代学习的时候,常能够看到带有“病”字的古人,比如说霍去病、辛弃疾等具有知名度的古人,名字都带有病字,但更多的是为国效力去世,而不是因为生病的缘故去世,可见确实有可能因为名字当中带有病字,能够消除疾病而起名。
而且古人起名字非常讲究,起名字的时候,会充分考虑个人的健康和辈分,同样起名字的时候还要有内涵,不仅如此,很多有才华的古人,能够讲带有“病”字的病字,转化成好意,让人下意识忽略了名字当中的病字。
更多的是考虑,名字所蕴含的深意,就拿霍去病来讲,就是将带有“病”字的名字,变成了具有好蕴意的名字,顾名思义,就是让疾病远离的意思,反而更多的是让人想到,身体无疾病,长命百岁的意思。
据传言说道,霍去病起名字还有一个相当精彩的故事,才有了霍去病名字的由来。故事大致的内容就是一个皇帝生病了,但是这个皇帝听见小时候霍去病的哭声,就神清气爽了,就被皇帝赐名霍去病。
由此可证明,带有“病”字的名字也不一定不吉利,甚至还可能是好事。作为现代人,我们在起名字的时候,且不应该如此迷信,更重要的是了解起名字背后富含深刻的寓意,这才是起名字的正确做法。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后有字和号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古人的名、字、号的区别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1、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2、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3、“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4、“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5、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6、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7、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
扩展资料
取名用字有限制
对于公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
2、违背民族良俗的;
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考虑到中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字、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比如:丈夫姓郑,老婆姓付,他们就可以给孩子取名“郑付贝克汉姆”。
《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字的构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称“子”字:如公孙侨字子产,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为字的:如刘邦字季。
周朝女子的字构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样,许多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如孟姜。
另外在古文中,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如《史记》中称呼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其中“叔梁”是字,“纥”是名。
百度百科:取名
百度百科:称字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