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回族语言:回族人用什么语言形容,揭秘回族语言:回族人用什么语言

运势阁 阅读:15 2023-03-20 12:47:06 评论:0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即使随着年代的更替,思想的冲击,也难以磨灭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的的习俗以及专属的习惯。今天,小编就为朋友们奉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回族人所使用的语言文化。

回族人用什么语言
  回族语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类是大量使用阿拉伯语音译借词。
  回民在使用这些词汇时,有时直接用阿拉伯短语来表达,如“其他布”(经典)、“伊斯俩目”(伊斯兰教)等,有的在说汉语的同时夹杂阿拉伯语词汇,使阿、汉语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面列举回族民间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主要词汇及汉、阿语组合习惯用法:
  阿语(意译)例句
  安拉(真主) 人的一切都由安拉定夺。
  尔林(学识) 马阿訇的尔林高得很。
  穆民(信仰伊斯兰教者) 做穆民的千万不能欺主。
  穆斯林(服从真主的人) 作为穆斯林要经常洗大净。
  伊斯俩目(伊斯兰教) 要信仰我们的伊斯俩目教门。
  扎米尔(着名的) 这是一座扎米尔清真寺。
  舍西德(殉教者) 穆沙是个真正的舍西德。
  呼图白(演讲) 古尔邦节阿訇正在作呼图白。
  伊玛尼(信仰) 伊玛尼是回回的根本。
  尼尔买提(食物) 不要糟踏尼尔买提。
  白俩(灾难) 干歹的人终究要遇白俩呢。
  古若阿尼(《古兰经》) 王阿訇精通古若阿尼。
  苏勒(《古兰经》篇章) 请阿訇到家里来念个苏勒。
  哈知(朝觐者) 马哈知昨天到南坊上去了。
  瓦尔兹(劝戒) 我听一次瓦尔兹就受一次教育。
  给亚麦提(后世) 我们到给亚麦提再算账。
  哈俩里(合法的) 与进教的汉族女子结婚是哈俩里。
  哈拉目(非法的) 饮酒是哈拉目。
  阿斯曼(天空,天) 阿斯曼上星星亮得很。
  尔麦里(功修和善行) 哈贵在六月二十八日过尔麦里。
  乜贴(施舍) 我给一个穷汉散了五元钱乜贴。
  乌苏里(大净) 洗个乌苏里去上坟。
  顿亚(今世) 人活在顿亚上要多行善事。
  主麻(星期五) 下一个主麻日马穆萨结婚。
  尔德(会礼) 我们一块儿去做个尔德。
  遂拉妥(桥) 干歹的人后世里过不去遂拉妥。
  克尔白(天房) 面向克尔白跪下。
  讨白(忏悔) 他昨天刚念了讨白。
  候坤(戒律) 要记住《古兰经》上的候坤。
  都阿(祈祷) 请马阿訇给我们做个好都阿。
  绥法提(品质、质量) 那个人的绥法提不好。
  色瓦布(赏赐、谢谢) 色瓦布了。
  色俩目(平安、您好) 色俩目。
  太斯毕哈(赞颂真主) 大家一起念太斯毕哈。
  瑞子给(好处、福气) 真主给我的瑞子给宽得很。
  尼卡哈(婚姻) 现在举行尼卡哈仪式。
  数迷(倒霉、不顺利) 这次生意数迷死了。

  第二类是回族民间大量使用波斯语词汇。
  其用法与阿语词汇一样,有直接用波斯语短语的,也有在汉语言中夹杂使用的,使波、汉语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体见以下常用的词汇和例句:
  波斯语(意译)例句
  乃麻孜(礼拜) 他一天五番乃麻孜不断。
  多斯提(朋友) 多斯提,去牛街礼拜寺怎么走?
  胡达(真主) 胡达呀,请你主持公道。
  杜失蛮(仇人、敌人) 这个杜失蛮迟早不得好报。
  阿布代斯(小净) 洗个阿布代斯去礼拜。
  邦布达(晨礼) 邦布达时间到了,快走。
  撇师尼(晌礼) 做完撇师尼回来。
  迪格尔(晡礼) 到迪格尔时间紧转着天黑了。
  沙目(昏礼) 大约到沙目时候,他才出去。
  护伏坦(宵礼) 我护伏坦下来才吃晚饭。
  堵闪白(星期一) 今天是堵闪白。
  斜闪白(星期二) 斜闪白不要办喜事。
  彻勒闪白(星期三) 昨天是不是彻勒闪白?
  盼闪白(星期四) 七爷在这一个盼闪白出嫁女儿?
  闪白(星期六) 马老六上个闪白无常了。
  吐克闪白(星期日) 吐克闪白机关上都休息。
  阿訇(教师) 洪阿訇在教民中威信很高。
  多斯塔尼(缠头巾) 小满拉礼拜时也头缠多斯塔尼。
  乃碎布(福分) 这是你的乃碎布。
  朵孜海(火狱) 失掉伊玛尼的人必进朵孜海。
  麦扎(坟墓) 到二爷的麦扎去上个坟。
  别玛尔(病症) 哈三昨天得了别玛尔了。

  第三类是回族人民使用的一些特殊词汇。
  既不是阿语,也不是波斯语,而是汉语专用语,有些词还沿用古义。由于回族使用频率很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回族习惯用语。举例如下:
  朝罕志 (去麦加天房朝觐)
  道 堂 (苏非派传教地)
  先知 (穆罕默德)
  无 常 (逝世)
  口 唤(同意、认可)
  拨 排 (安排)
  无巴里 (可怜)
  定 夺 (决定)
  口 到 (吃)
  天 仙 (先贤)
  舍 散 (施舍)
  有水(有大净)
  没水 (没有大净)
  教坊(清真寺)
  念知感 (感谢真主)
  穿 布 (尸衣)
  亡人 (已故的人)
  打梆子 (代行呼唤礼拜)
  打 算 (问罪)
  老人家 (传播伊斯兰教的人)
  搭 救 (拯救)
  定 然 (真主安排得好)
  一 总 (总共)
  营 干 (作为)
  吊 罐 (淋浴器)
  油 香 (油饼)
  使不得 (不可以)
  宰 牲 (杀牲)
  至圣 (穆罕默德)
  五 功 (即念、礼、斋、课、朝五件功修)
  圣行 (穆罕默德做过的)

  回族的“小儿锦”。
  小儿锦,是回族当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其中还夹杂许多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汇和经堂用语专用词汇,同时,还有少量的当地方言汉字。

  回族自从在中国形成以后,长期与汉族交往、交流,迫使其首先要学习汉语。为了尽快掌握汉语,刚开始他们运用自己早已熟悉的阿拉伯字母把汉字的音、义一个个拼出来,加快汉语的熟练程度。

  明中叶以后,回族的经堂教育兴起,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使用汉语和经堂语。这样,回族学员由于大部分不识汉字,所讲授的知识,一下子不能完全消化,一些该死记的东西也记不下来,这样学员就用阿拉伯字母,把每次所讲的内容以及对有些教材的注释都记下来,然后在课余时间反复学习、掌握。有的就在原经典着作精句上面写上阿拉伯字母,并用阿拉伯字母写清每一段的大意和中心意思。这样在长期的经堂教育中,回族习惯把原教材称为“本经”,把加注拼写的阿拉伯字母叫“消经”(帮助消化本经),也叫“小经”、“小儿经”,最后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回族把这种“小经”称为“小儿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回族当中还有不少用小儿锦编写的宗教读物。

  小儿锦不仅在经堂教育中盛行,还在通信、记事等交际中广泛应用,使之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回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用小儿锦的人少了。但一些不识汉字的人,仍在使用这种拼音文字。

  一些阿訇在参加会议的时候,用小儿锦作记录,有的还用小儿锦写信、写日记等等,使小儿锦成为特定场合回族内部交流的一种语言拐棍。

  回族除了习惯使用经堂语和一些习惯专用语以外,在群众当中还蕴藏、流传着大量生动、且具有回族特色的谚语和歇后语。

  (一)回族谚语
  十个回回九姓马,二个不姓纳就姓哈。
  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是好回回。
  老回回出门不念,不是折轴就是掉串。
  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
  汉民有钱盖房,回民有钱养羊。
  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
  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
  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二)回族歇后语
  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
  冬天穿坎肩——抖家子。
  老太太吃麻花——要(咬)的哪股子劲。
  老回回的亲,甘草的根——越挖越深。
  老回回喝盖碗茶——先刮两下。
  要乜贴的丢了打狗棍——受狗气哩。
  茶馆里伸手——胡(壶)来。
  依比里斯穿靴子——邋遇鬼。
  依比里斯晒太阳——没有影影子。
  卖面宰羊——各干一行。
  念、礼、斋、课、朝——一点不能马虎。
  穆民没有伊玛尼——丢了根本。

  结束语:回族人的语言有些像蝌蚪文,但感情色彩却是不同。这主要源于居住区域的不同,还有各自的方言有些差异,导致所讲出来语气会不同,但总体而言语言是共通的。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