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李的由来50字,姓氏李的由来

运势阁 阅读:36 2023-01-31 13:45:45 评论:0

  说起李姓,大家知道李姓的起源吗?而李姓是古代的赢姓和姬姓,而且在时代的演变,李姓知名的人物又有哪些,对此姓氏李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姓氏李的由来

姓氏李的由来

  姓氏李的起源和由来

  汉族李姓的渊源主要来自两大支:赢姓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赢姓。李氏的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高阳氏颛项,出自赢姓。颛项氏族属于东夷族,最早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后来北迁到帝丘,即今河南濮阳西南。到了唐尧时代,颛项部落已分为八个氏族,其一为庭坚,其首领皋陶,为尧帝的大理官,即法官。其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协助大禹治水,获姓赢。治水成功,颛顼氏族也得到了发展。皋陶的子孙一直作大理之官,至夏朝时,其子孙以官名为氏,即理氏。商朝末,大臣理征因正直敢言得罪了纣王,被害。其子理利贞出逃,隐于今河南西部嵩县的伊水旁。因靠树上的果子(木子)充饥才得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李姓至今已有31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姬姓。商朝时期,居武落钟离山的巴人,在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是周的同姓后裔,后向川东扩展。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在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一部分留于渝境的巴人成为板楣蛮,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为武陵蛮的一部分,迁移到鄂东的称江夏蛮和五水蛮。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前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后灭于东晋。这支姬姓李氏的历史有2800年。

  姓氏李迁移和演变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

  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元末明初的政权更迭,以及明际的"靖难之役",主战场布置在山东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迁延数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离,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明代进士登科录》、阳泉李氏族谱等可以佐证)。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据《明会要》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

  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推荐阅读:姓氏孙的由来

  姓氏李历史人物

  先秦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秦

  李斯:战国时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秦朝丞相。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著名将军。

  汉朝

  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箭法出众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自古有“王不过霸”“将不过李”之称。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后战败投降匈奴。

  李广利:汉朝将领。

  李通: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贵戚第二位。因功勋卓著,娶光武帝之妹宁平长公主——即大名鼎鼎女中豪杰的刘伯姬。

  李傕: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三国

  李典:曹操庙庭元勋第二十一位。曾与张辽合力以步卒八百,大破孙权兵马十万。其人深明大义,崇尚儒雅,有长者之风,为曹操、曹丕重视。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着《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征、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晋朝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皓: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政治家,文学家。曾着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歆:十六国时期西凉皇帝

  李恂: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凉武昭王李皓之子,西凉后主李歆的弟弟,十六国时期西凉君主。

  李雄:十六国时期成汉建立者。

  李班:字世文,成汉武帝李雄的侄子,李雄之兄李荡第四子,十六国时期成汉国君主。

  李期: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

  李寿: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骧的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338年─343年在位。

  李势: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

  南北朝

  李宝:北魏镇北将军(?─公元459年),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今甘肃秦安)人,西凉武昭王李皓之子李翻的儿子。

  李虎: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戎马倥偬,功勋卓著,嫡孙唐高祖李渊。

  李弼: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曾孙瓦岗山李密。

  李贤: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与弟李穆、子李崇,俱是一代名将。至隋朝时,其子孙出将入相,誉满天下。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安世:赵郡人。北魏政治家,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

  李诡祖: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在汉族民间称增福相公,文财神,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

  隋

  李密: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

  李子通: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615年称帝。

  李春:中国桥梁专家。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唐

  李渊:唐高祖(公元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皓的后裔,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映敝苁崩儆反蠓颉仓葑芄堋⒅蠼钤ㄆ咚晗馓乒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属虎本命年哪一天穿红色适合,2022年本命年穿红的由来
  ☑ 解析本命年的由来
  ☑ 李姓男孩名字大全 姓李的男孩名字
  ☑ 李姓缺金的男宝宝名字 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好名字
  ☑ 女孩起名字大全2019李姓 这么好的名字真的不看吗
  ☑ 二月二为什么要吃芥菜饭,二月二龙抬头由来解析!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