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何叫除夕,除夕夜为什么叫除夕

运势阁 阅读:1 2024-05-15 13:14:31 评论:0

中国人对除夕一直有一种独特的感情。每年除夕,家人团聚在一起,通常会燃放烟花,一起吃团圆饭,根据古代传说来看,燃放烟花的主要目的是驱赶新年的怪物,后来演变为赶走前一年的坏运气,让新年更顺利。那除夕的称呼又是从何而来?

除夕夜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的别称有哪些

除夕的传说

除夕夜的说法来源于一个传说,上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除夕的由来便是这样了。

除夕又叫什么

“除夕”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尽”、“暮岁”。“除”字的本义是“去除”之意,“夕”是象形字,本指一弯月亮,后引申为“夜”、“晚”之意。故“除夕”也叫“除夜”,即“除旧岁之夜”,含有除旧布新之吉兆的意思,因为每年最后一个夜晚,是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年第一天将来临的交替时候。

除夕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时期。“岁”字在中国古代与“年”字相通用,岁即是年,年即是岁。据《说文解字》释,“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就连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因而,可以推断,“年”是丰收喜庆的日子,而过年则是对丰年的庆贺和祈祷。此外,除夕夜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