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什么灯
1、宫灯
宫灯,是中国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艺品。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宫灯的造型十分的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眼镜、套环等许多品种,尤以六方宫灯为代表。宫灯的制作也是十分复杂的,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上品宫灯还嵌有翠玉或白玉。
2、走马灯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它是花灯艺术中一类独特的观赏灯种其声誉传遍海内外,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轮下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引起空气对流,使轮子转动,纸像也就随之转动,画面连续不断,动感很强,引人入胜。
3、兔子灯
兔子灯为三头并列共一体,中间的头很大,俗称“兔婆”,两边的头较小,故称“细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红、白、绿纸糊成,中插灯芯,点燃后提着走。相传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会生子为象征,有多子多孙的意思,流传至今。
4、荷花灯
荷花灯古代是闽南地区男女青年在元宵节上互相赠送的礼物,有丰富寓意。后来通常在元宵期间被赠送给新婚夫妇,送上一对花灯,据说祈福可以生下健康的胖娃娃。
5、龙灯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灯,亦称“龙舞”,是中国民间灯饰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龙灯前有龙首,身体中间的节数不等,但一般为单数,每节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撑举。每节内燃烧着蜡烛的就称为“龙灯”,不燃蜡烛的称为“布龙”。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龙头随珠转动,龙身龙尾的人各举一节相随,上下掀动,左右翻舞并以锣鼓相配合,甚为壮观。自古以来,有关龙的传说浩如烟海,龙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6、纱灯
纱灯,是用麻纱或葛麻织物作灯面制作而成,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红纱灯亦称红庆等,通体大红色,在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贴有金色的云纹装饰,底部配金色的穗边和流苏,美观大方,喜庆吉祥,多在节日期间悬挂。影纱灯则以各色麻纱蒙制,上面多绘花鸟鱼虫、山水楼阁等,并配上金色云纹装饰及各色流苏,鞥是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为佳节喜庆增添光彩。
7、关刀灯
关刀灯是按照传说中的关公生前使用青龙偃月刀而制作成的。它和扛灯、兔子灯一起出游,有保护平安的喻意。这里的游灯习俗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从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门村开始,先从出灯村游起,游遍四村。
元宵节为什么要看花灯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据传,闹花灯的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