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传统建筑风格与特色的区别,青海传统建筑风格与特色

运势阁 阅读:3 2023-11-05 15:03:28 评论:0

  青海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省份,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的地区。在青海省土地上生活着汉族,藏族,回族等等许许多多的民族,这些民族文化也造就了青海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民族文化互相学习,融合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艺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海的建筑文化。

青海文化

  青海有五分之四的土地是绿草丛生的广阔牧场,自古以来多以牧为生。牧民们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采取了一种容易搬迁、能避风雨、有一定保暖性能的住居形式——“帐房”。

  “帐房”是藏族牧民一种古老的住居形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质量、规模、形式和装饰都有新的改进。帐房的平面多为方形,用木棍做支架,覆以用牦牛毛织成的毡毯。中间开口,长约1米左右,宽20公分,用以采光和排气,四角及腰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房内面积一般为12—20平方米不等,其下四周用草泥或土坯块、个别帐房用石块砌成高约50公分的矮墙,沿矮墙堆放青稞、酥油袋及牛粪燃料等。帐房较矮,净高一般只有1米5至1米8左右,帐内最重要部分是灶,位于帐中稍后的地方藏族人民的习俗是在灶正后方供佛像。

  帐房陈设简朴,地上铺羊皮或毛毡,以供坐卧。除了居住帐房之外,还有经堂帐房、接待帐房、议事帐房、学校帐房等。其状有人字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长方形等,其活动面积可容十余人至五六十人,最大可容纳近百人。帐四面白布之上饰以宗教意义的图案,如金鹿法轮、梵文及云纹等,制作精细,非常考究。室内陈设华丽、古朴。部分居住帐房和经堂房前设各色布幡,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青海南部玉树、果洛、黄南州的一些地区,藏胞的居住建筑多为石砌二层或局部三层楼房,大都建在背风向阳,能防御侵袭的山坡地段。为石木作,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80-100公分,外形坚实、稳重、粗犷,其形似碉楼,一般称为“碉房”。

  碉房底层布置牛、羊圈和杂用房,楼上住人,房内把最好的一间作为佛堂,其旁是卧室和厨房,有个别小的碉房是厨房和卧室同一间。门窗小排列不整齐,室内采光差。屋顶为平顶,草泥面用石磙压光,在屋面之上可作打麦场、晾晒柴草及作户外活动之处。碉房按其形式可分为碉楼式碉房,碉塔式碉房,独立式和院式碉房。碉楼式碉房一般为二、三层,个别有四层,四周高墙封闭,有的上层为凹型平面,利于采光和户外活动,这是当地藏居的主要形式。

  碉塔式碉房是在二三层碉房之上局部突出两三个房间,多作为经堂、佛堂之用,其上做坡屋顶,形成顶点,示为塔状。它是一个地区的主要建筑,多是过去百户、千户头人的住居,以示威严,有至高无上之感。

  在青海东部盛产小麦、蚕豆、土豆等农作物的田野中,在笔直的白杨树丛中,点缀着疏落的农民住居——“庄窠”。那朴实的外形,碧绿的树木,翻起的麦浪,交织的水渠,黄土的小径,相互衬托、渗透,构成了青海农村特有的风光。

  庄窠是青海农村农民居住的基本形式。它以一户独立一个庄窠为基本单位,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用4至5米高、50-80公分厚的板筑黄土墙或土坯砌筑的庄墙,包围着内部所有的房屋和庭院。除了唯一的大门之外,庄墙无其他开洞,庄墙内二面、三面或四面布置各种用房,一般以一堂两室的三间为一基本单元,布置在正中,四角暗房多为厨房、仓库、牲畜棚、杂用房及厕所等。

  院中设有花坛,种植果树、花卉,环境幽雅、安静。藏民庄窠在室内增加小佛堂,房顶的四角和门前布置各色布幡;土族庄窠的庄墙高大,有套庄和联庄的布局;撒拉族庄窠,庄内多为一面或两面建房,平面以凹廊形式为多,房子进深较大,檐口木作精细,木刻花纹,透雕雀替,较为考究,外露木作多为本色。

  青海的藏、土、蒙古等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寺院遍及各地,历史悠久,保存时间也较长,是青海地方建筑较广泛,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独特的风格,融合藏、汉建筑艺术的特点而着名于世。在藏族建筑发展过程中,既注意吸收汉地和其它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又保持了本民族建筑特色和风格的传统性,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本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

  青海回族、撒拉族聚居的地区,如西宁、化隆、民和、大通、门源、循化等地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很多,几乎在信徒居住的每一个村镇,都建有不同规模、不同式样的清真寺。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扩建、改建,形成了较固定的内容和型式,也是青海地方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猜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