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经典语录,头伏饺子二伏面

运势阁 阅读:3 2023-09-27 18:48:21 评论:0

  每年盛夏时节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顾名思义分为三个阶段——“头伏”(也叫“初伏”)、“中伏”和“末伏”,而每个阶段里,在我国民间传统中,都有不一样的食俗,总结成谚语就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这一食俗的由来。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俗说法
  头伏吃饺子“元宝藏福”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总称为三伏。
  因饺子形似元宝,元宝属金,“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

  二伏吃面“辟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六月沾着恶月的边儿,所以也要“辟”。
  入伏的时候,恰恰过完麦收。到了二伏天,用营养丰富的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可以祛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所以二伏天里吃热面是有科学道理的。
  另外,二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二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三伏烙饼摊鸡蛋,欢送伏天结束
  三伏在立秋之后到来,此时天气开始转凉,再大汗淋漓地吃“热汤面”就容易着凉了,而此时那些“歇伏”的母鸡们“休整”了二三十天也开始“工作”了,正好能为人们提供一些积蓄营养的鸡蛋。
  因此,对于过去的百姓来说,三伏天里能吃到烙饼摊鸡蛋可谓美味享受,同时也带有欢送伏天离去,迎来凉爽秋天的意思。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科学道理
  初伏、中伏、末伏分别吃饺子、烙饼、面条,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食类食物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而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故而,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