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雄崖所旅游攻略,山东即墨雄崖所古城

运势阁 阅读:3 2023-08-27 11:51:43 评论:0

即墨以齐鲁名城载入史册,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灿烂的文明,话沧桑,数风流,这座千年古城留存的辉煌过往、传奇典章,鼎盛人文,数不胜数……其中位于即墨田横镇的雄崖所古城穿越历史的硝烟,古韵犹存,成为历史的见证,是山东省保护最为完好、青岛市唯一的明代抗倭历史遗存。

昔日海防要地 抗倭寇

雄崖守御千户所设立于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因其东北部白马岛上有雄伟赭色断崖而得名。雄崖所位于青岛即墨市田横镇最北部,南侧为山岭,东、西、北三面环丁字湾,与西南730米处的玉皇山唇齿相依,其地势险要,选位得当,历为军事海防要塞。

雄崖所为一正方形城堡,周长2公里,占地375亩。城墙由土夯筑,外包青砖、石块,高5米,顶宽3米,十分坚固。墙上用青砖砌成垛口,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建有“奉恩”、“迎熏”、“镇威”等城门,门上均筑城楼。城内有十字大街道通往各门,街道用石条铺地,街岖衢平整,商号林立,市井繁荣。雄崖所是当时防御倭寇的滨海重地。清雍正十二年(1734)雄崖所被裁撤废置。城池日渐衰败,大部分被毁,现南门及南门楼保存尚好。西门仍保留明代初建时的原貌,门洞上方匾额的“镇威”二字仍可辨认。

明朝初年,倭寇经常袭扰中国沿海郡县。倭寇之患,使沿海一带民不聊生,举国不宁,明廷深以为患,遂在沿海府州县设立卫、所,构成严密的陆海防御体系。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设立了雄崖守御千户所,归山东省都指挥使司管辖。清同治《即墨县志》载:雄崖守御千户所原额设正千户(正五品)2员,副千户(从五品)2员,百户(正六品)5员,吏目1员,正副千户及百户皆世袭。共有京操军春戎250名、秋戎319名,守城军51名,屯田军77名。清初,废除了正、副千户及百户的世袭制,改设千总1员,率兵督守。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千总,雄崖所并归即墨县治,设置雄崖巡检司,设巡检1员、把总1员,率马步兵30名驻防。清乾隆年间,雄崖巡检司裁撤,移驻福山县海口,原来的雄崖所成为一个村落。

雄崖所为正方形城池,每边城墙长各一里,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内十字大街贯通。东门和北门早已倾塌;南门历经多次修葺,门洞和城楼上建筑物尚为完好;西城门城楼已不存在,门额题为“镇威”,是明代所城的遗迹。

历经风雨洗礼 风韵犹存

行走于雄崖所古城,环绕于古朴的气息之中,恍惚了今夕何夕,似乎置身历史剧的拍摄现场,那些青石板小巷子悠长绵延,串起来一座座古香古色的明清时代的老建筑,屋角的飞檐似一个神秘的微笑,屋脊兽守护着一家人的安宁,门前的“上马石”闪着青光,踩上去,想象着眼前有一匹骏马俯身下来……可贵的是,这些真实的存在是历史的遗存,历经了六百多年风雨的洗礼,带着历史的温度,那些对抗倭寇的日子,那些硝烟弥漫的岁月都留存于一砖一石的记忆中。

村子里有很多明清时期的老房子,屋顶原来是茅草,后来变成了青瓦,但房子的主体结构基本都还保留着。

斑驳的石子路,长满青苔的墙,铺着灰瓦的屋顶……这个原汁原味的传统古村落,也吸引了很多城里人。村庄里的老房子和小巷子是游客最喜欢拍照的地方。

为留住乡村记忆,打造文化田横,近几年来,田横镇相继实施了雄崖所保护提升工程,最大程度的恢复古城原貌,彰显古城特色。

其中,雄崖所的老衙门得到了保护性修复,“根据史料记载,1402年雄崖所设立雄崖守御千户所后,只设立台房,无公署。清初设立了千总署、把总署(当地人称文衙门、武衙门)。1734年改设巡检司,设立巡检署。1931年前后德国传教士在原址设立了天主教堂。如今我们看到的老衙门是在天主教堂的基础上修复而来,2015年修复了八字门和东厢、西厢。

据记载,雄崖守御千户所自明洪武三十五年设立到清初240多年间,千户、副千户一直没有官署。所城最高指挥官是千户,他们和副千户的住所都是底部起台高约70厘米的房屋(俗称“台房”),兼作办公场所,所城内共有4处。其下一级的百户,也居住在有3间房的住所,其中半间放置军械,两间半居住,俗称“两间半屋”。

清初,改设千总后,在所城的东南隅,建起了千总署。千总除了是军事指挥官外,还兼征屯田的税赋。千总裁革后,设巡检一名、把总一名。巡检署设在千总旧署(当地人称为文衙门)。其西为社仓,其东建了把总署(当地人称为武衙门)。两处间有一低洼通道。把总署东临射圃,射圃东为兵营。其前面的街称“衙门街”,其后有花园,规模较大。两署是雄崖所地域的文、武管理机构。文衙门大堂上的“跪堂石”犹在,是当年犯人跪堂的地方。

另外,雄崖所还设立了雄崖海防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先民溯源、卫所设立、明清海防、屯田民俗等4个展区,将文字、图片、实物相结合,用实物反映雄崖所海防历史。展品主要包括雄崖所地区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的出土文物,明代海防历史、人物、事件资料图,明清海防的设施、武器以及雄崖所军户的生产、生活等民俗物品。

漫步其中,沧桑感扑面而来,古老的陶器,古代海防守城官兵所用的马槽,将军用的拴马石桩,还有古建筑上雕刻精美的瓦当,武将用来练武的石礅、守城用的擂石等老物件,穿越历史的硝烟述说着过往。(摄影:兰莲花)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