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候入伏什么时候结束,今年什么时候入伏

运势阁 阅读:3 2023-08-24 18:15:43 评论:0

  2023年7月11日才开始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这也是从2015年以来连续第九年三伏长达40天。今年的三伏期从2023年7月11日开始,将持续40天,与过去连续八年的情况相同。三伏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一般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在这段时间里,气温通常较高,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8.jpg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每个伏期间天气酷热。俗话说:“热在三伏”。根据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的介绍,伏的日期是古代中国人根据干支纪日法推算得出的。其中,干指的是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的是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人们使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表示日期,一共有六十种组合,称之为六十甲子。

  初伏是指夏至后的第11至20天,中伏是夏至后的第21至30天,末伏则是夏至后的第31至40天。这段时间正是夏季气温最高的时候,常常有高温闷热的天气。初伏时,天气已经开始转热,但还不算极端;中伏时,气温持续升高,酷热的天气开始出现;末伏时,酷热达到高峰,人们尤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运用“夏至三庚便数伏”的俗语,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何时进入夏季的初伏,提醒自己要加倍注意防暑。这句俗语在民间已经有着悠久的传统,人们通过它来判断时令,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因此,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初伏是指夏至后第四天开始的十天时间,被视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之一。在中国农历传统文化中,初伏被认为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人们要注意健康与养生,以避免受到高温天气的损害。

  初伏和末伏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人们常常通过注意饮食和调养身体来保健。初伏和末伏的到来标志着夏季即将过去,天气会逐渐凉爽,人们也会开始准备迎接秋天的到来。初伏和末伏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两个重要时期。初伏标志着盛夏的到来,而末伏预示着夏季的结束。在初伏期间,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出现疲劳、口渴、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因此需要注意调节饮食和休息,避免阳气过度耗损。这时,人们多食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水果,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养护身体。

  而末伏则是夏季的告别,意味着秋季即将到来。此时,虽然还是夏季,但温度相对凉爽,天气开始转凉,人们可以适度增减衣物以应对变化的气温。在末伏期间,人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滋补性的食材,如瘦肉、海鲜、豆制品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