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名字的含义,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名字的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名字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肥西县的“紫蓬山”,出紫蓬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一支折向东流 ,称为金斗河(现在已不存在了),另一支经寿县向北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战役就是在这里发生的。东晋时期的谢玄在此地以少胜多大败符坚。按《尔雅》释义:“归异出同”曰 肥,这是淝水得名的依据。合肥因东南两条河流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包拯故里、三国旧地”闻名于世。
合肥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意思是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木材皮革的转运站。在当时 尚未有大运河,邗沟(长江、淮河)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合肥作为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位置,而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
秦置合肥县,属九江郡。曾为扬州治。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南朝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为南豫州南·汝阴郡的郡治之地。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置合州,汝阴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之地。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合州为北周占领。隋初复改合肥县,为庐州治所。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合州改名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之地。直到今天合肥县之名也未曾改变过。
宋为庐州,元为庐州路,明为庐州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1912年废合肥县,分置肥东、肥西县。1988年辖庐阳、蜀山、包河、瑶海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在国内稳定时期,合肥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而一旦战争兴起,国内动乱,合肥又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合肥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