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质疑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听过许多次了,那么这个经典的小故事最近被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给质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流传的这么久会被一个小朋友质疑呢?下面的文章将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内容,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之所以质疑“鹬蚌相争”,是因为教材的编辑出版者没有用心去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因此,让这个年仅11岁的黄圣凯小朋友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把柄。由此可见,不但学无止境,而且不分年龄大小,彼此必须相互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共同提高,进而避免错误一直延续。
蚌用壳把鹬的嘴夹住了,它们怎么还能对话?11岁男孩质疑语文课本逻辑不通,老师点赞孩子的批判精神和怀疑态度,出版社回应暂不会更改教材。黄圣凯提出质疑的五年级语文课本。
记得主席生前曾经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出版社回应暂不更改教材,是为了减少出版社对于教材的发行印刷成本,根本没有考虑如何尊重知识,如何尊重客观事实,如何尊重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聪明才智,如何及时纠正出版社教材中存在的错误。如果知错不改,那就是有关出版社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忠诚,那就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教材审核依法履职尽责。可以说,黄圣凯小朋友关于“蚌用壳把鹬的嘴夹住了,它们怎么还能对话?”绝不是他不切实际“脑洞大开”,而是他提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逻辑错误。作为出版社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更不能为了维护自己所谓权威的面子继续坚持错误。
尽管“鹬蚌相争”的故事出自《战国策》,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在一错再错,但那是因为人们司空见惯,始终认为进入教材的文章就没有错,而且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过于信任出版社和国家教育部对于教材的审核把关。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只注重了这个故事的哲理性,却忽略了这个故事情节中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鹬蚌相争”只会相互受到伤害,而不会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彼此应当和睦相处,与邻为善,互帮互助。这个哲理故事的确值得人们深思,不能我行我素,与邻为敌。然而,我们在课文学习中不能不鼓励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我们不能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只有让学生开动脑筋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果出版社坚持不对教材进行更改,那就应当在课文末尾做出特别备注说明,明确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存在着逻辑错误,但这个故事包含的哲理性是值得大家高度重视的,为人处事一定要以和为贵,千万不要恶意伤人。可以说,出版社的编辑也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就必须以为人师表的楷模为学生做出知错就改的表率,而绝不是知错不改,继续坚持错误。那样的话,就不是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正如《吕氏春秋 孟夏纪 劝学》中曰:“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意思是,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因此,笔者希望有关出版社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小学教材审核把关的领导,千万不要面对黄圣凯小朋友关于“鹬蚌相争”的质疑置之不理,而应责无旁贷地作出正确选择。
小结:原来是因为蚌用壳把鹬的嘴夹住了,它们怎么还能对话这个理由提出的质疑,不得不说这个小朋友还是非常聪明的,而且脑洞很大,很有想法。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