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治疗胁痛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本症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肝胆病变以及肋间神经痛等。
【临床表现】
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症。疼痛性质有胀痛、隐痛、闷痛、窜痛等,常反复发作。
【病因病机】
胁痛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扑损伤、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瘀血停着,痹阻胁络;湿热蕴结,肝失疏泄;肝阴不足,络脉失养等诸多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胁痛发生。
【诊断】
以胁痛症状为主要诊断依据。右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者,其病多与肝胆疾患相关。检测肝功能指标以及甲、乙、丙、丁、戍等各型肝炎病毒指标,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B型超声检查及CT、MRI可以作为肝硬化、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依据。血生化中的血脂、血浆蛋白等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检测血中胎甲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以作为初步筛查肝内肿瘤的参考依据。
【辨证】
1.肝气郁结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喜叹息,得嗳气或矢气则舒,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苔薄白,脉弦。
2.瘀血阻络
胁肋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沉涩。
3.肝胆湿热
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滑数。
4.肝络失养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疗】
1.治则:疏利肝胆,行气止痛,活血通络。
2.基本操作及处方
a.期门、支沟、足三里、阳陵泉、风市、行间点压;
b.疼痛之胁肋部砭磙滚法;
c.下肢足厥阴经筋拨法。
3.加减
瘀血重加膈俞、血海点压;湿热加中脘、三阴交点压,以清热利湿;肝阴虚加肝俞、肾俞擦法。
4.方义
肝胆经布于胁肋,故近取肝经期门、远取胆经阳陵泉疏利肝胆气机,行气止痛;取支沟以疏通三焦之气,配足三里和胃;风市穴利胆止痛;行间可治胁痛。
【医案举例】
岳女士 45岁会计 1999年9月
胁痛,右侧痛甚,嗳气,腹胀。西诊:B超显示,肝内囊肿4×2.5cm。
砭术治疗:使用砭板在胁肋部施以刮法,每日30分钟,每周7次,3周后胁痛完全消失。3个月后B超检查,肝囊肿1.5×1cm。
【医案举例】
冯先生 42岁 公司职员 1998年3月
自述胁痛胀满,晚间泛酸,口苦、痰多。体胖,时气急,胸闷、汗出,便溏,舌淡红,舌苔黄腻,脉沉数,关滑。
体检时B超显示重度脂肪肝,肝功能正常。
辨证:脾虚痰湿、肝胆蕴热。
立法:健脾除湿、疏肝利胆、祛脂止痛。
砭术治疗:砭砧阔面及侧面交替横擦两胁,肝俞、胆俞、脾俞点压。每次20分钟,每周3次。治疗后矢气频频。2周后胁痛消失。3个月后B超显示为轻度脂肪肝。
【医案举例】
王女士 53岁 退休职工 2000年6月
胁痛窜气,时刺痛,情绪激动时疼痛加重,阵汗,心烦,潮热。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
砭术治疗:砭磙滚法作用于两胁及脘腹,使用砭砧在小腿肝、脾、肾三阴经叩法,每次20~30分钟,每周2次。治疗3次后,矢气青响声,疼痛减轻。3周后胁痛消失,不再阵汗、潮热。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医院砭石治疗气管炎的方法
☑ 医院用砭石治疗肩周炎的办法
☑ 医院用砭石治疗腰痛的办法
☑ 砭石治疗闭经有疗效
☑ 砭石治疗脉管炎有绝招
☑ 砭石治疗医案之砭石治疗落枕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