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是哪12个,地支是什么意思,十二地支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 阴阳变化就是易。
先民仰天俯地观察万物,发现了宇宙间两大能量--阳能--阴能,这两种能量互变互化,互渗互透,互推互移,互生互克,互增互减,形成了阴能与阳能平衡、均衡的错综复杂而又循规蹈矩的整体,这个整体称之为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 也就是说变化着的这个整体有阴阳两种能量,生成四种不等能量状态又生成八种不等能量状态,八种不等能量排列组合成六十四种能量状态。
八种能量状态蕴育了万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八卦定吉凶)成就了物种的进化与繁衍,成就了地球的苍桑变化(吉凶成大业)。 太极是说整体,大到宇宙小到微尘,大到天体小到细胞都可以称之为太极,可谓一花一世界就是这个道理。
“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整体中阴阳两种能量自律运动的过程是道,形成万物生长收藏的规律就是道。(一)八卦:太极,两仪,四象。
八卦其实就是把一个整体划分为两部分,阴阳称两仪;再划分为四部分: 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称为四象;再划分为八部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称为八卦。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八卦阴阳不等能量状态又代表了天地间的物象。
天、地、水、火、山、泽、雷、风,代表了天地间物质状态;乾、坤、坎、离、艮、兑、震、巽代表了天地间物质功能。也可以说,天、地、水、火、山、泽、雷、风是形象,乾、坤、坎、离、艮、兑、震、巽是功能。
乾为父,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为四阳卦;坤为母,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为四阴卦。阳仪布阳卦顺序为乾坎艮震阴仪布阴卦顺序为巽离坤兑八卦数字排列顺序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符号表示为: 乾 坎 艮 震 巽 离 坤 兑 便于记忆古人有口诀如下: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巽下缺 兑上残 符号反映出: 三男符号都是二阴一阳组成 三女符号都是二阳一阴组成 阳卦阴多,阴卦阳多。
(二)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相互生克制化的法则表述符号,以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作假说便 于说明宇宙变化的随机性和规律性的对立统一,阐明宏观规律的运动法则: 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 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
(三)十天干,十二地支 先民为了记年记月记时发明了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配用的方法,每一时空用两个字代表简便易记: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 六十次为一配用期 (四)五行的属性方位为: 木属东方 青龙 火属南方 朱雀 土属中央 勾陈腾蛇 金属西方 白虎 水属北方 玄武 (五)干,支,八卦,纳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天干: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寅卯 巳午 辰末戌丑 申酉 亥子 八卦:震巽 离 坤艮 乾兑 坎 干支八卦纳五行必须牢牢记住,整个的预测运算都离不开这一章节。 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共计三十五个字应烂熟于心,这三十五个字在五行中各有所属又各有其方位,才能运用自如,不然,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学易用易就无从谈起了。
( 六)框架模式: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用字其本意义是代表了框架模式中不同方位的特定符号标记。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方: 东 南 四隅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八卦: 震巽 离 坤艮 乾兑 坎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末戌丑 甲酉 亥子 以上表中归纳分析:八卦天干地支有五行属性,方位属性,季节属性。
天干属性: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甲乙属木,代表东方,季节为春 丙丁属火,代表南方,季节为夏 戊己属土,代表中央,季节为长夏 庚辛属金,代表西方,季节为秋 壬癸属水,代表北方,季节为冬 甲丙戊庚壬,属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干 天干化合 甲 己 化合土 乙 庚 化合金 丙 辛 化合水 丁 壬 化合木 戊 癸 化合火 天干配人体: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外: 头 肩 额 舌 鼻 面 筋 胸 胫 足 内: 胆 肝 小肠 心 胃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地支属性 寅卯属木 代表东方,季节为春 丙丁属火 代表南方,季节为夏 辰末戌丑属土 代表四隅,季节为长夏 申酉属金 代表西方,季节为秋 亥子属水 代表北方,季节为冬 注(四隅是四个角的位置,东北丑位,东南辰位,西南末位,西北戌位。 丑是冬末,辰是春末,末是夏末,戌是秋末。
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为土,四季加起来为72天,这72天叫长夏季节) 子寅辰午申戌 为阳支 亥卯末巳酉丑 为阳支 地支配人体: 寅卯 巳午 辰戌末丑 申酉 亥子 胆 肝 心 小肠 胃 脾 大肠 肺 肾 膀胱 地支化合 子丑 化合土 亥寅 化合木 戌卯 化合火 酉辰 化合金 申巳 化合水 末午 化合土 地支三合 十二地支中有四生位、四正位、四墓位。 四生位是: 申 亥 寅 巳 四正位是: 子 卯 午 酉 四墓位是: 辰 末 戌 丑 申子辰举例: 甲与子中间隔三位,子与辰中间隔三位,辰与申中间隔三位 申亥寅巳四生位都是顺时针方位数过三位是子卯午酉四个正位, 子卯午酉四正位都是顺时针方位数过三位是辰末戌丑四个墓位, 辰末戌丑四墓位都是顺时针方位数过三位是申亥寅巳四个生位。
十二地支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十二地支,简单地说,就是指事物内部阴阳两个方面、各自对其内在的矛盾因素、通过自我肯定和否定而形成的气化内容的物化表达(关于气化提醒一下;不要只停留在“字”的本义上,而是要纳入事物“通过自我肯定和否定而形成的气化”层面)。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们还有必要对矛盾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我们知道,无论任何事物或现象若要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除了它们之间对立的因素外,还必将具备同一性。
例如:前与后,左与右之所以能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就在于你界定的那个位置及其确定的视角。 如果丧失了这个特定的条件,所谓的矛盾就不会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所以、无论任何具体的矛盾,除了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同一性内容也要占一席之地(说明:同一性在具体的矛盾事物中,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而是居于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中)。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后,我们再把事物内部通过对有害的肯定、否定,有利的肯定和否定及其同一性的肯定和否定而形成的气化内容予以物化,肯定就是“6”这个数理,再把阴和阳各自对有害、有利和同一性的肯定和否定形成的气化予以物化,在数理上必然为“12”。
其物象表达方式就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二地支。其具体的物象(阴阳两个方面)若以天地阴阳气化内容为坐标就是温热燥湿凉寒。
所以十二地支又可称为对阴阳在不同空间一定时间都具备的气化内容的物化表达。阴阳五行学说的时空观念就是通过这样的深化一步一步彰显出来的。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像树干和枝叶。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 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 简称干支。 天干有10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 就是天干转6圈而地支转5圈,正好一个循环) 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 60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时就用这60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 干支纪时。
其中天干之数为10,对应1〜10十 个自然数,也可对应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地支之数为12,可 对应一年的12个月和一日的12个时辰(同时 也对应12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 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 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1时, 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
地支 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 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天干顺序相配,组成 甲子、乙丑……癸亥,以60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桡“采五行之情, 占斗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 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 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 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 使用干支纪时法了。
地支是什么意思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