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小年院校,报考志愿的大小年什么意思,高校招生也有“大小年”是什么意思

运势阁 阅读:3 2023-07-18 10:40:05 评论:0
高校招生也有“大小年”是什么意思?

在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中,每年都有一些招生院校由于报考人数不稳定造成一年报考人数多、另一年报考人数少的情况,致使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也出现较大起伏,有高有低。

这种情况被俗称为“大小年”现象。 “大年”是指某高校或某专业在当年的报考人特别多,录取分数线跟着水涨船高,明显高于前一年;而“小年”恰恰相反,由于报考人数相对前一年减少的比较多,录取分数线也明显低于上一年。

因为前一年某高校或某专业的录取分数比较高,本届考生会担心自己的分数达不到录取线而不敢报考,转而选择其他高校或其他专业报考,从而导致当年报考人数减少,录取分数线降低。而下一届的考生看到这一年录取分数低,又会集中来报考,录取分数线自然又会被拉高,以此周而复始。

有些考生就在高考中遭遇过“大小年”现象。例如,2012年某省高考本科一批一志愿录取中,爆出了理科刚刚压一本线、文科超一本线1分就被山东大学录取的冷门。

很多往届考生认为,高考填报志愿如同押宝。目前在浙江大学读大四的某省籍学生小王说,当年报志愿时还是按顺序志愿填报的,感觉压力很大。

但幸运的是,她最终大胆地填报了浙大,并被录取。而她的一位同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分数比小王还高,误以为人大是“小年”,就填报了人大且不服从调剂,结果上了一所二本学校。

但这种现象近几年已有所改变。例如,某省公布的《某省教育厅2013年工作要点》提出,该省将推行平行志愿,避免高校录取出现大小年的情况,也为考生在一志愿填报时带来更多被录取的机会。

高考报志愿中"大"小"年是什么意思

高校招生“大小年” 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就是某个或某些学校的招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很大。

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高出许多倍,直接结果是当年的录取分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由于这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一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再报考该校了,带来的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下来,我们将其称之为“小年”。

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上一年的录取分不高,可能报考的人又多了……如此循环,报考人数和录取分起伏十分明显,就形成了所谓的“大小年”现象。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这从其每年的高考录取分中便可看得出来。

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高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现象,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大小年”现象。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就不存在明显的大小年现象。

据报道,2004年四川省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很多,该校在四川的录取分比其他同层次高校的录取分高出许多,这对2005年四川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或许会有影响。哪些学校出现过大小年现象,或已出现大小年的趋势,考生可从相关资料中查到各高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线,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般说来,高校招生录取有无大小年,考生应该关注。如果某校大小年现象明显,2004年恰遇大年,2005年报考的人数可能就会 少些。

相反的,上一年是小年的话,今年可能会是大年,但不绝对,考生可作为参考。

专业志愿的大小年

高校每年即使在同一个省份,录取分数线在不同的年份也可能高低不同,如果高低落差较大,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大小年”,也就是说,录取分数可能某年高、某年低。从报考心理来讲,当某所学校过去录取分数线较高时,很多考生可能因此有顾虑不敢报考该校,而去报考另一所录取分数相对低的学校。一般来说,报考的考生越多,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越高;反之,报考的考生越少,则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越低(当然,这种“低”是有限度的,考生至少必须达到学校招生批次的省控线)。所以,填报志愿时,我们既要注意所填报院校往年有无“大小年”现象,也不能简单地凭此现象去求稳追“小年”。因为,“大小年”现象虽有一定规律,但也并非上年高(低)下年就一定低(高),特别是随着平行志愿的实施,过去梯度志愿中的“大小年”现象有所减少,或出现每年录取分数相对稳定的局面。

报考志愿的大小什么意思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