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火神台什么时候建造的,商丘火神台(阏伯台)的由来

运势阁 阅读:3 2023-07-18 10:36:36 评论:0

商丘古称睢阳,城外西南角,有一处夯土筑起的高台,当地老百姓称火神台(文人称阏伯台),台上有一座庙,就是火神庙,相传是帝喾高辛氏的儿子契当年存放火种、观测天象的地方。阏伯台面积不大(不到200平方米),也不高(大约30米),整个台底周长也不过二、三百米。由于数千年来黄河的泛滥、泥沙淤积,估计原来的阏伯台可能更高些。不过千万不要以貌定论,历史上人们一直把这里看做是华夏民族最早保存火种和观测天象的神圣之地。(前几年南京亚运会曾这里取过火种)。

有关阏伯台的传说很多。

其一:昔日帝喾高辛氏曾经是这一带的部落联盟酋长,他看到商地百姓没有火,吃生食,就派自己的儿子契,也就是阏伯,在这里任保存火种的“火政”。契在保存火种时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后来人们就在他保存火种的土台子上修了一座火神庙,以示纪念。

其二:商部落的火种在一次大洪水之后熄灭了,帝喾高辛氏派契带领商部落的人穿过森林河流,战胜野兽的袭击,从别的部落取来火种,并在商部落里建起了一座保存火种的大土丘,人们可以随时到这里取火,常年不息。契死后,商地人民怀念他的功绩,在大土丘上建了火神庙,尊契为火神。

从史记与传说来看,契是帝喾高辛氏的大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实沈。兄弟俩居住在荒山野林中,因性格脾气不和,两人整日打来打去。帝喾也拿他们没办法,只得把兄弟俩分开。契被分到了商丘,让他管理东方的晨星,晨星也叫大火星,又叫商星;实沈被分到了大夏,让他管理西方的参星。兄弟俩用参、商星来定时节,此出彼落,从不相见。后人就把兄弟不睦比喻为“参商”,那个“参商不见面”的典故就来源于此。

至于契何时被称为阏伯,有的说是在武王伐纣时,正巧太岁星在大火星旁边出现(似乎兄弟见面),这一年又正逢年干之首,人们认为是个好兆头,美其名曰“阏逢”。后来人们就对契以“阏伯”相称,既表示契的爵位,又表示他的排行(老大)。相传农历正月初七是阏伯的诞辰,每年这个时候,豫鲁苏皖方圆百里的群众都会带着各种社火来阏伯台祭祀,愉悦火神阏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传统的庙会,从正月热闹到二月,每天赶会的都有好几万人,大戏连台,观者如潮。

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庙会的火神台庙会会期一月有余。 赶火神台庙会,成了商丘乃至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数百里民众过年的重要习俗,也是春节日程里的重要一项。人们来这里祭拜火神、商祖,易物购物,听戏赏曲,品尝小吃、美食,大人孩子自得其乐。过年赶庙会,成了周边群众一场盛大的文化集会、娱乐盛宴。在这里,老人烧香祈福,听戏找乐。面对琳琅满目的好吃的、好玩的, 孩子们更是对庙会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朝台”的由来

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这天,豫鲁苏皖等周边各省的人民群众前来朝拜火神阏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古庙会。每年此时,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朝台”活动。因此,来火神台赶庙会就被称为“朝台”。

在商丘一些老年人口中,去火神台赶庙会被称为赶台会,又称“朝台”。按照传统民俗,商丘每年都要组织两次大型的祭祀火神阏伯的活动,第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七,这天是阏伯的生日,会期一月有余;第二次是农历六月二十三,这天是阏伯的忌日,会期十天。特别是每年农历春节的古庙会,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这一天,周边的群众前来朝拜火神阏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古庙会。每年的此时,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朝台”活动。因此,来火神台赶庙会就被称为“朝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火神,易物购物,听戏赏曲。庙会上,人流络绎不绝,香火日夜不息,游客每天数十万人。

为了表示对火神阏伯的崇敬之情,每年的正月十五夜晚,商丘一带的年轻人都要到野外“赛火把”,每村的男女老幼都要在村中的空地上观看“玩铁花”。这是商丘一带祭祀火神阏伯至今保存的一个民间习俗。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