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福字图片_福字历史由来

运势阁 阅读:3 2023-07-17 20:09:43 评论:0

  每到春节我们都会贴春联、贴“福”字,而有毛笔字㝍得好的人还会自己写春联、福字,而有的人还会写草书的福字。那么,福字历史由来是什么呢?

草书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

  以印为信|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福匠零基础篆刻课程

  篆刻,结合了书法与镌刻,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会用利器在龟甲上刻”字“。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是当今篆刻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玉石刻制的印章统称为玺,金属刻制的印章则称为鉨(x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玺“定为天子之印的专称,并沿用至历朝历代。私人印章则统称”印信“。

  篆字古写作”瑑“,从玉字旁,泛指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篆刻艺术流传至今,不但发展出许多流派,方寸之间凝练的时光亦愈发引人玩味。以金属镂刻金石,以迭宕笔画描绘意蕴趣致,不仅是技巧的呈现,更是文化底蕴与内涵的展现。

  而这项看似复杂艰深的技艺,如今您也可以轻松掌握。本周日,福匠邀您在资深手作师的一对一指导下,从零开始,亲手镌刻一枚印信,可做闲章,可为藏书印,可送与他人作为信物,亦可用于日常落款。独一无二,精雕细琢,方寸之间,尽显匠心。不要错过哦!

  篆刻巨作《千福印》系上千方青田石印之作,作品雄浑朴实,气韵不凡。有关人士表示,《千福印》是海内外唯一用同一字体篆刻而成的福文化艺术收藏精品,它填补了中国福文化的空白,象征着吉祥幸福,延年长久,国泰民安,同时又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

  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文字,自古以来各种字体的福字,层出不穷,变化各异,堪称汉字之最,这种现象在世界文字史上也是罕见的。福字蕴含吉祥祝福,因而中国人酷爱福字,曾出现过各种《百福图》,但是《千福印》可谓鲜见。

  《千福印》作者林旭平先生在历时二十五年的艰苦创作过程中,在全国几百家博物馆藏书资料中,进行了大海捞针式搜集整理。他从大篆和小篆两个大类。其中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等文字中,找到万余不同字体的”福“字,从中挑选出五千字刻成印章。他深有感慨地对记者说:”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字中,基本上都有一个象形福字收入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对福文化的传承历史。“他表示:”初选找出的一万五千余福字,字字有出处有根据,这说明我们中华文化是和谐相通的。“

  在刻制《千福印》的过程中,林旭平还选用一些古代肖形、封泥碑刻、秦汉瓦当、古玺具、刀布泉币、砖纹造像等图案,巧妙地融会于方寸之中,使得《千福印》更加精致纷呈。而所有石材都选用了青田、福山、巴森、昌化等地优质的印石,数量达上千公斤。整个工程之浩大,雕刻之辛苦,常人难以想象。

  在得知了林旭平先生存有这一惊世石刻精品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和中国田黄石印社本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毅然出巨资进行整理编辑,并联手西泠印社出版,使得这一中国福文化瑰宝,向海内外人士呈现。

  精彩文章推荐:

  最喜欢研究魔术的几大生肖

  最爱揭秘魔术原理的生肖

  休闲时常会表演小魔术的生肖

  凡事总是很细心的生肖都是谁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