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怎么算年月日,怎么算子丑寅卯是哪日,子丑寅卯怎么算的

运势阁 阅读:4 2023-05-14 14:03:33 评论:0
导读:1、子日、丑日、寅日、卯日... ...等,分别都是哪一日?2、日子怎么确定子丑寅卯....日?3、子丑寅卯对应的时间是什么?4、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是什么时候啊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时间子日、丑日、寅日、卯日... ...等,分别都是哪一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十二个时辰。

怎么算子丑寅卯是哪日,子丑寅卯怎么算的

1、子

二至一点为子时,正是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正是今明两天的临界,也可以说「明天」这个「产儿」就要诞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子时,是孕什么孵化着什么的时刻。

2、丑

子时过后,一点至三点为丑时。

3、寅

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为寅时,正是黑夜即将离开,熹微即被牵引而来的时刻。

4、卯

黎明时分的五点至七点为卯时,天亮了,太阳冒出来,家的门该打开。卯时,黑、白不再混淆,而是断然分开的。

5、辰

七点至点,大雾茫茫。

6、巳

上午点至十一点,雾气消失,正是暖融融的时刻,蛇从中爬出来。

7、午

日中的时候,即十一点至为午时。

8、未:

午后至十五点未时。

9、申

十五点至十七点。

10、酉

十七点至十点,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此时正是吃饭的时候,就简称「酒时」。

11、戌

十点至二十一点。

12、亥

二十一点至二。

扩展资料

1、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2、古代劳动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

3、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金”。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

参考资料来源:-时辰

日子怎么确定子丑寅卯....日?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一: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二: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三: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那么具体日子的确定也有自己的计算法方式

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

年干支推算:

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 3(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

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除余0,即余12=丑)

③年支简化:

(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

月干支推算:

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

日干支推算:

干支纪日,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

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金”。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

时间,准确地说是指在东经120度所在地区的当地时间,由于大约在东经117度左右,故此时间12:12才是标准的当地时间的12点正。

而或东或西的不同地区就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内的东经度数推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度),需24小时,每4分钟1度(1度距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原则)。其他地区,依此推算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天干地支

子丑寅卯对应的时间是什么?

1、子时:(23时至01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4、卯时:(05时至07时)。

5、辰时:(07时至09时)。

6、巳时:(09 时至11时)。

7、午时:(11时至13时)。

8、未时:(13时至15时)。

9、申时:(15时至17时)。

10、酉时:(17时至19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时间的来历:

古代劳动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是什么时候啊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时间

1、子时为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为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为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为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为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为时间:09时至11时。午时为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为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为时间:15时至17时。酉时为时间:17时至19时。戌时为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为时间:21时至23时。

2、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